2)第四十四章 座谈会_风流青云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用的见解。

  张开山又看向了苏星晖道:“小苏,你也说说你的意见吧。”

  苏星晖沉吟片刻之后道:“张县长,各位领导,饶教授,罗教授,黄教授,我有一点不成熟的想法,还要请各位指正。”

  “现在野猪沟一个村搞特种养殖和特种种植,销路还没有什么问题,可是如果我们整个乡都这样搞,以后产量大了,销路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想过没有?”

  所有人都沉思起来,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事实上,许多地方都遇到过这个问题,比如陈宏富的家乡就曾经大量养长毛兔却卖不出去,吃了大亏。

  苏星晖接着说道:“我们在产业布局之前,就应该提前考虑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当然也有解决办法,那就是搞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乡领导们骚动了起来,这个名词他们还是第一次听说。

  “比如我们在大面积种植中药材之前,就可以考虑引进一个制药厂,在我们这里建设生产基地,比如我们要大面积种植柑橘,就可以引进生产罐头或者果汁饮料的厂家……”

  苏星晖继续侃侃而谈:“这样,我们就可以形成产业链,我们种出来的经济作物直接在本地就可以消化,这样的话,哪怕是市场上销路不畅,我们的产品也不愁卖不出去,还可以节约运输成本。”

  金泰和不禁开口反驳道:“你这有点想当然了吧?那些工厂是你家开的吗?你说引进就引进?”

  金泰和说话的语气有点问题,让张开山都不禁一愣,看向了他。

  金泰和注意到了张开山的眼神,他也感觉到自己的语气有些不对,又开口解释了一句:“我这是对事不对人,在做事情之前总要把困难想到前头。”

  他不解释还好,他这一解释,让乡政府的人都用怪异的眼神看向了他,谁不知道他和苏星晖之间的矛盾呢?谁又不知道金泰和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苏星晖坦然笑道:“金乡长说得很好,我们做事情之前确实要把困难想到前头。我说的引进加工厂,也是为了一劳永逸的解决我们这些农产品的销路。”

  “当然,我们也可以直接把农产品运到外地,直接卖出去,但是大家知道,一来销路不确定,二来农产品直接卖掉,附加值是最低的,想要真正让农民富裕起来,还是要提高附加值,最好的办法当然是自己建加工厂,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附加值。”

  “但是,自己建加工厂,我们肯定是没有那个条件的,资金、技术、管理水平都成问题,因此,在我们完成资金、技术的积累之前,唯一的办法还是直接引进加工厂。”

  “金乡长担心的问题当然是个问题,那些企业又不是我家开的。”

  说到这句话的时候,会场里响起了一片低笑,金泰和面色铁青。

  “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