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五十五章 花钱如流水_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期内的直接获益并不是很大,但是中国现在的石油工业几乎是一片空白,反而没这个负担,故而得以在一开始就站在比那些先进国家都高的平台上

  除了这种主要自用的jishu。胡卫东还花钱雇人在美国研究一些他比较了解而中国又没研究条件的jishu与发明。其中尼龙这种后来的暴利商品更是重中之重,虽然目前杜邦公司已经有了尼龙的专利,但他们还未研究出工业化生产的方法,而且他们现在只发现了尼龙66(聚己二酰己二胺),胡卫东让研究人员去搞的却是舒适性更haode尼龙6(聚己内酰胺),所以并不存在侵权问题。当次年尼龙6解决了工业化生产难关后。尼龙及其产品(特别是丝袜)获得了极其丰厚的利润,令原本只是皮包公司的中福股份以匪夷所思的速度飞快发展了起来。但令胡卫东可惜的是。利润必须分给福特公司4成之多,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如果没有福特这座大树罩着,就算中福国际是真正的美国公司,在十几亿美元的庞大利益诱惑下,也难保没有大财团铤而走险,何况只是一家华资企业?…,

  除了电力与石油,钢铁与化肥也是胡卫东引进设备jishu的重点,但胡卫东暂时只是每个必须门类稍许购买一点,先解决“有”和“无”的问题,在此之外,除非价格实在有吸引力,否则他不会选择在美国购买,因为美国所用的度量单位大多是美制而非公制,引进后还得改换过来,不但费时费力,还会降低精度。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胡卫东还在美国购买了很多南瓜种子和马铃薯种,目的是为了迅速提高中原根据地的粮食产量。须知同样是南瓜,中国的一般也就几斤到十几斤,几十斤就算是非常大的了,而美国的南瓜普遍都能长到几十斤,最大的甚至超过了一千斤,而马铃薯的情况也差不多,咱们一般多是几两一个或者更小,而美国的土豆几斤一个的都不稀奇。很明显美国南瓜与马铃薯品种的单产要明显高于中国,虽然口味上要差一些,但抗战期间河南百姓几乎一直都在饥荒的威胁之下,其间更有1942年那次饿死300万人的特大旱灾,让根据地百姓吃饱、甚至只是不饿死是首要的任务,好不好吃又哪儿能顾得上啊?根据地的农田水利建设胡卫东一直十分重视,但是那毕竟费时长、见效慢,而且抗战全面爆发后不但军粮的需求会不断加大,难民的涌入也是迟早的事,胡卫东这也是未雨绸缪啊!

  此外,胡卫东还大量收购了一些国内不能出产的重要工业原料和战略资源,其中在加舀大与美国镭提炼厂“收垃圾”低价买到的大量高品位铀需(注1)对于中国日后的贫铀穿甲弹的研制与核能研究无疑将起到莫大的帮助

  注1:铀及铀的化合物的比重普遍非常大,因此很容易估算出大致的品位高低(但了解这一点的人并不多,周公历史上都差点被人骗过。),胡卫东购买的是镭提炼厂提取镭后剩下的需渣,价格异常低廉,加上后来在欧洲买到的,一共有好几百吨,含铀量超过40吨,却只花了区区一万多美元,还顺便延缓了后来美国研制原子弹的步伐,实在是赚大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