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七章 炮兵盲打_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实并不是特别先进的战术,别说欧美列强,就算是日军的炮兵也掌握了这个能力,但战术落后的国军却普遍对此一无所知(其实也因为对手是印象中一直没什么文化的红军,如果是和日军打,事先或许会有所防范的。),不但城防布局很成问题,夜间更是毫无防炮的意识,才会一下子损失了那么多人,进而乱成一团被红军钻了空子。要不然以75mm野炮有限的射程和威力,是很难取得太大的战果的,而且在一般情况下这种战术要想在视野不开阔的攻城战中用好,需要有精确的地图以供参考,像胡卫东这种仅凭一些观测员报回的坐标就能指挥炮兵精确命中城内目标的,大概世上很难找出第二个来,也难怪后来全shijie的军迷给他起了一个绰号――“炮神”…,

  对于杭州的火柴厂等民族工业,胡卫东严令部下不得骚扰破坏,即使对于其中一些自己需要的设备和原材料,也都以不低于平均市价的价格向这些厂家购买。而银行当铺之类纯粹以钱生钱的金融或准金融机构,胡卫东的态度却要强硬得多。他之所以如此区别对待,一是在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现状下(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国,只有实体经济发达了,金融、尤其是私人控制的金融业才算是利大于弊。),这些机构对于中国人民来说绝对是害大于利,称其为吸血鬼一点都不为过;二来江浙财阀乃是老蒋的幕后支持者(不过后来抗战期间被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买办shili给反噬了,加之固定资产大多毁于战火,此后江浙财阀一蹶不振,没办法,在中国钱永远不是权的对手),胡卫东自然不会客气。结果仅仅这一项就查抄得到了金银外汇等硬通货总值上千万大洋,古董书画之类的物品若能全部变现,就更是一个天文数字。

  看着这一连串的数字,再想想数以亿计的百姓连饭都吃不饱,中国的民族工业也举步维艰,胡卫东对于这些财阀就愈加愤恨,须知这个年代投资一百万大洋的企业在中国就算是大厂了,而这些江浙财阀空有敌国之富,却基本都拿来进行放贷、买地之类于国于民毫无益处的事业,靠着吸食中国百姓的血汗将自己养得日益肥硕,即便偶尔兴办工业,也都是一些来钱快的轻工业,没有一个人投资于国家现在最急需的重工业(民营的重工业企业还是有的,但其中没有一个有金融背景,反而几乎都吃过金融家的亏,很多都因此倒闭破产。)。政府不支持,国内最有钱的一批人也不投资,民国的重工业能够发展起来才有鬼了,也难怪所谓的“黄金十年”中民国的重工业生产反而日益萎缩,以致于连北洋政府时期都不如了

  另外,杭州毕竟是一座人口近六十万的大城市,经济在如今的中国也足以排进前十,即便驻军不多,城内的武器弹药与各种物资也都十分充足,光是查抄仓库就让红十五军赚得盆满钵满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