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八十八章 韬光养晦_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么远的射程。这就决定了这款被命名为“东风-2”的中程导弹导弹依然只是过渡型号

  其实即使是最大射程只有3000公里的弹道导弹,所用的火箭技术也足以在世界上率先完成发射卫星的壮举,只是重量必须严格限制,以中国目前的电子技术,送上去也就是起到一个象征意义,对于军事和经济都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反而会因为难以保密而过早引起列强的注意和警觉,不利于中国目前的韬光养晦,因此胡卫东干脆给卫星提出了过高的功能要求,令其就算研制出来了也必定重量过大,只能老老实实地等火箭技术追上来

  而装机容量超过1万千瓦的中型压水式核反应堆的建成,不但标志着中国核电商业化开发的开端,也意味着核动力装置上舰具备了可能,再加上大型远程常规潜艇与水面弹道导弹发射平台的研制成功,胡卫东有信心在2-3年内研制出可以投入实战的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尽管在导弹水下发射的技术成熟之前,暂时只能浮出水面发射导弹,而且只能采用射程近得多的固体火箭,但也总比陆基导弹完全够不着要强得多

  除了“911工程”在战略兵器方面研究的成果,1944年也是中国常规武器现代化进程中极其重要的一年,歼2喷气式战斗机与被命名为“解放式主战坦克”的59魔改成功定型生产,意味着中国在目前世界上新武器层出不穷的情况下又重新获得了部分常规武器的性能优势

  而且更加重要的枪炮弹药虽然没有推出新的型号,但是产量却持续着高速的增长,再加上汽车拖拉机产量同样迅速增加,中国解放军的后勤补给能力较前有了大幅度地提升,令其不但足以守卫我们的国土,也有能力主动杀出国境,从根源上摧毁敌人发动战争的能力

  经济与军工的高速发展令党内军内开始滋生出过分乐观的情绪,甚至就连太祖也在中央军委的一次会议上说出“太平洋现在不太平,将来由我们管了,才能成为真正的‘太平洋’。”,听得胡卫东直冒冷汗

  作为中国工业与军工的总负责人,胡卫东深知如今中国的实力远不像大家以为的那样强大,弹道导弹虽然水平世界第一,但够不着有重大价值的目标,依然没有太大的意义,后勤能力虽有很大改善,但即使按照早期的补给标准,也只能支持120多万轻步兵部队出境作战,而且距离不能太远、时间不能太长,何况这几年好日子过下来,部队能否还像当初那样吃苦,胡卫东心里也有些没底。

  注1:美国工业虽强,但比历史同期反而有所不如,后勤运输能力由于德国更加成功的潜艇战和美国海军在正面战场一次次的丧师失地,就更是如此了,因此美国政府对于这个时空更大的援助需求,现在也开始有些力不从心,而中国与苏联的弹药口径基本一致而又直接相邻,因此直接出钱从中国订购后运往苏联,就成为了美国政府必要时紧急弥补缺口的无奈选择,尽管罗斯福心底里对迅速崛起的赤色中国一直都很担心。(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