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三十九章 出版业的诞生_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度。

  看着数以千记的书稿被装订成册,然后一捆一捆的运送往雒阳新建的仓库,今日以杨彪为首一众参观的朝臣们的心直接入坠谷底。

  望着那一摞摞被运送出去的书册,杨彪轻轻地咽了一口吐沫。

  他转头问领他们来参观的刘晔道:“子扬,这些印的都是?”

  刘晔呵呵一笑,道:“啊,都是荆州的《汉记》以及《汉书》,陛下有令,《汉记》和《汉书》乃是灌注本朝以尚长先生及蔡妃等人心血的珍典瑰宝,当大传于世,今拓印成册,推广天下,凡持币者,皆可买回家中,传于后世珍藏。”

  “卖!?”杨彪一听这话,顿时怒了:“典籍这东西……能卖?”

  刘晔笑呵呵地道:“陛下说了,世上的东西,皆可卖,何独书不可?”

  杨彪的语气有些颤抖:“经血书典,乃先人所遗智慧大成,珍贵无比,如何标价卖之,岂非侮辱先贤?”

  刘晔笑道:“先辈所遗书典,意在流传后世为万人瞻仰,若不进市,岂不无人知晓先辈之智?”

  说罢,便见刘晔道:“除了《汉记》之外,陛下打算在各郡设立书坊和雕版印刷坊,并刊印雒阳兰台中的典藏书稿,以及伯喈公所珍藏的两万四千余卷典藏,陛下下令,从中选出精华典籍,大批刊印,传播于世。”

  朝臣们听了之后,不由纷纷交头接耳,很多人脸色都变了。

  刘晔继续笑道:“另外,荆州以及益州的诸学宫中的典藏,和学宫讲师们的著作,若是他们本人愿意,各地的书坊也会给予刊印,而且还会按照版税给予著作人财货补偿。”

  “版税?”

  刘晔微笑道:“就是会按照印刷刊物的数量,按比例支付财货给提供典藏者,经过书坊的核查后,刊印数量越多的典藏,那著作者所能收货的财物便越多。”

  “胡、胡闹!胡闹!”杨彪说完话后,转头就奔着印刷坊的外面走去,确实不想在这里停留一分一秒。

  而其余的马日磾,吴修等随行而来的朝臣,状态也跟杨彪等人差不多,一个个脸色铁青的紧跟着杨彪走了出去。

  ……

  来到印刷坊的门外,杨彪没说多说一句,而是直接就上了自己的辎车,命人打道回府。

  五官中郎将堂溪成紧随着杨彪,一同上了他的辎车。

  杨彪上了辎车之后,因为气急攻心,头有些迷糊,他连坐还没等坐稳,就‘噗通’一声跌倒于车中。

  堂溪成见状不由大惊失色,他匆忙上前扶住杨彪,道:“杨公,你这是、这是为何啊?”

  “噗!”

  在堂溪成惊愕的目光中,杨彪一口老血竟然从嘴中直接喷了出来,颜色鲜红鲜红的,触目惊心。

  竟然吐血了?!

  这得是多大的愤怒,才会对身体造成这么大的伤害!

  堂溪成急忙从袖中掏出手帕,替杨彪擦了擦嘴上的鲜血。

  “釜底抽薪,釜底抽薪……”杨彪喃喃嘀咕道:“这是要断了我们这些儒林世家的根啊,好狠……真的是好狠!”

  “杨公,您这是为何啊?不就是印书吗?陛下要印,就让他印好了!咱们管不了他,自己不参与不就完了!”堂溪成不明所以地问道。

  杨彪摇了摇头,道:“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的……”

  堂溪成替杨彪梳理胸中闷气,道:“敢问杨公,陛下此举,到底深意在何?”

  杨彪闭着眼睛喘息,慢悠悠地道:“老夫就这么跟你说……自古以来,经学名著,皆为各家是珍藏,诸家代代相传,本门学派不予外人,我朝百多年来,识字之人虽多,但能靠识经举孝廉入仕者,毕竟还是十门仅一,如今经学如此开放,天下能学经者将遍地都是,我儒林世家再想凭经入仕,只怕是难上加难了。”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