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百四十章 李战的心事_大唐第一长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奏发展的,他一岁就被皇爷爷李渊册封为长沙郡王,还扛了一枚湘州刺史的大印。李唐净搞古怪事,喜欢以王爷挂空衔,仿佛显示李家子孙不光能烧火。

  小李恪一边吃乃,一边扛大印,头衔换了一长串,直到十七岁那年,才以吴王、都督安随温沔复五州诸军事、安州刺史身份,第一次赴任实职。

  刚到安州不久,李恪就给老爹上眼药,他把老百姓的农田,当作了皇家猎场,踩坏了庄稼。御史柳范一封弹劾状,告到李世民跟前。

  李世民一脸尴尬,这破孩子,一再跟他叮嘱:你要懂得大米饭来之不易,才能吃得长久;你要知道马奔跑之累,你才可以骑得安稳;你要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船才能行得稳。怎么转头就忘了呢!

  就像所有看不得儿子被人指指点点的老爸一样,李世民挂不住面子,不惜护犊子,他一撂脸:权万纪这个混球,他怎么辅佐吴王的,真是罪该万死!

  柳范一听,什么玩意?你这不是杀人犯不抓,抓卖刀的嘛!房玄龄天天在你耳朵边叨咕,都不能阻止你骑马四处浪,凭什么要求权万纪管得住吴王?

  好嘛,本来想替儿子遮丑,结果连自己的脸都被亮出来,一巴掌五道杠!李世民气得甩袖而去。

  想想也是,不给点教训,这孩子岂不要真的变“柴”了?于是李世民下旨,免李恪安州都督,夺三百户封邑。

  一脚踩丢了三百户,李恪第一次深刻体会了“大米饭来之不易”。

  从此,他痛改前非,自觉接受权万纪的严格管束,把扭曲的身板扶正了。

  按这个节奏,李恪应该可以把吃闲饭的福分,延长到六七十年不成问题,说不定成为大唐宗室的顶梁柱也未可知。可身为皇室子弟,跳不开莫名其妙的陷阱,李恪的麻烦不久到来。

  贞观十七年,太子李承乾谋反被废,小九李治替补上位。可是李世民越看软了吧唧的小九,心里越不放心:这小身板,能扛得起大唐吗?别搞成三世而亡。

  夜深人静,李世民睡不着觉,把儿子们一个个拉出来排队,柴火柴火,都是柴火!哎,唯有小三李恪,怎么那么像我呢!

  李世民“无事生非”,把李恪架上了刀山,他对长孙无忌说:小九太懦弱,恐怕守不住社稷,小三英果类我,我想改立他为太子,你觉得咋样?

  长孙无忌心想,真把大唐当你自个儿家私产啦?他眼皮都不抬:不咋样!

  李世民生气了:你这么说不就是因为李恪不是你外甥么?

  长孙无忌回怼:太子仁孝,是守成之君,正合适,储君多重要,哪能变来变去?

  李世民一时语塞,谁让自己当初被搞昏头,来不及细细考虑,如今木已成舟,再打碎了重建,想想都心碎。罢了罢了!

  李世民轻拿轻放,不再提及此事。他唯一可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